公告:

猴年话“猴”——猴头菌

成都植物研究所 杨祝良 2016-02-07

  猴头菌为其个体成熟后形似猴子的头而得名,它是一种非常著名的食用菌和药用菌。每年的雨季,猴头菌就会现身于山区林中腐木上。新鲜时,个体雪白无暇,直接520 cm,外部被有柔软的菌刺,甚是惹人喜爱。干后菌刺逐渐变为呈浅褐色,酷似猴头的颜色。猴头菌是腐生菌,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在七八月份生长,在我国东北则一般在八九月份出没。 

  猴头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猴头菌的药用价值就有记载。其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滋补、抗癌等功效,可谓全身是宝。科学研究发现其化学成分十分丰富,有猴头菌酮(hericenone)、猴头菌碱(hericerin)、等等。市场上销售的猴头菌片复方胃宁片等就是利用猴头菌及其发酵产物研制而成的,对治疗胃病有良好效果。为了充分开发利用猴头菌资源,人们对猴头菌进行驯化和人工栽培研究,优化了栽培条件,目前已实现人工栽培,使这种山珍走上了高档宴席和百姓餐桌。 

    在科学上,猴头菌被叫做“Hericium erinaceum”,这是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文字的人们谈及猴头菌通用的名称。猴头菌是真菌中担子菌家族的一个成员,容易识别。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m(葛再伟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