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团队对大理铠兰的保护遗传学和地理分布格局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风暴平台成都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成都植物所)科研人员采用ddRAD-seq技术对大理铠兰Corybas taliensis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在不同时间的适宜生境范围进行预测。测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采集于9个采样点的个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群:SG,HD和HM(图1),结果更支持采样于贵州的梵净山铠兰属于大理铠兰。MaxEnt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图2),大理铠兰在海拔更高区域的适宜生境在未来可能不会缩减,还可能扩散到其他高海拔区域,而在相对低海拔地区的适宜生境在未来可能会消失。这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低海拔地区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大理铠兰的“山顶陷阱”,而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的高海拔地区则可能成为大理铠兰的“避难所”。同时,RONA值表明该物种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需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图3 大理铠兰生长环境
大理铠兰在1951年由唐进和汪发缵在中国首次发表,采自四川大理的模式标本现藏于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该物种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四川和贵州海拔2300 ~ 3500 m的山地,是中国特有的天空岛屿物种。其栖息地相对脆弱,加上它们位于孤立和复杂的天空岛上,使该物种更易受到外界干扰和面临区域性灭绝的风险。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维管植物卷》中均被列为濒危物种(EN),在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研究成果以Conservation genetics and potenti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modeling of Corybas taliensis, a small ‘sky Island’ orchid species in China为题发表在期刊BMC Plant Biology上。成都植物所四川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综合保护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刘宇航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已毕业硕士王慧纯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孙卫邦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2019QZKK0502]、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计划“西南地区极小居群植物种调查与种质保存”[2017FY100100]、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项目(批准号:2021SJ14X-09)的支持。